一组有趣的数据显示:从早餐的牛奶、鸡蛋,到夜宵的炸鸡、烤串,我国居民每天要消费掉28.2万吨肉、9.7万吨禽蛋、16.4万吨奶,若是用火车来装,需要近1万节火车皮。如果说饭碗里盛满的中国粮让人吃得安心,那么餐桌上供应充足的肉蛋奶就让人吃得更香、更舒坦。
回顾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我国畜牧业面临产能阶段性过剩、消费不振等挑战,农业农村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部署,坚持把全面提升畜禽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重要畜产品供需平衡,强化逆周期跨周期调控,更高水平保障稳定安全供给。今年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7044万吨,禽蛋产量2642万吨,牛奶产量2902万吨,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美妙生活需要。
保供给,生猪产业“浴火重生”
俗话说“猪粮安天下”。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生猪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历轮“猪周期”生产波动和管理操作表明,稳定生产与稳定价格息息相关,让老百姓吃得起肉、养殖户又有得赚,必须以稳固的产能作为支撑,制定合适的产能调控指标,并建立相应的调控运行机制。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农业农村部开展生猪产能调控职业,经过多年操作探索,研判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的技巧逐步完善,形成了“长期看母猪、中期看仔猪、短期看中大猪”的分析法。再结合消费季节性规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判半年内的生猪生产供应形势,并初步预测一年内的生产总体动向。
怎样让生猪产能调控职业落实落地,又怎样让研判预警引导生猪养殖业合理调整产能呢?
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该方案公布以来,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修订省级调控方案,落细落实相关调控措施,引导生猪产能有序调减。
在明确的调控信号引导下,生猪产能高位回调。“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3986万头,比2023年底减少156万头,回到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说。
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生猪养殖在今年5月结束了长达一年多的亏损期并实现盈利。今年5月至10月,在生猪养殖连续取得较好盈利的情况下,养殖场户能够总体保持谨慎和理性,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只增加了87万头,小于2022年同期且同样连续盈利半年时增加的202万头,始终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
如今,大型猪企生产经营状况整体良好。前三季度,国内21家以生猪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合计盈利265.5亿元,行业体系性风险降低。近期,部分头部企业还放缓了产能扩张的脚步,调整资金使用路线,重点用于补充现金流或生物安全改造,更加注重生产效率的提升。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10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0.3%。经测算,10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73万头,为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4.4%,已接近105%的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上线。今年前10个月,生猪头均盈利20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78元,预计全年头均盈利约200元。
“猪价现在不错,下半年是真挣到钱了。”贵州省兴仁市的一位养殖户告诉记者,前两天,他刚按每斤9.5元的价格卖了20头猪。
除了政府加强引导,生猪养殖行业也在历经非洲猪瘟疫情和猪价周期性变化的考验后,实现“浴火重生”。
整个生猪行业的供给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预计今年全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超过70%,比上年提升约2个百分点,比2017年提升约23%,规模养殖场成为稳产保供的主力军。
“我们在猪舍里进行智能监测,机器可以24小时在猪舍内部监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氨气等。”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猪养殖技术负责人介绍,为了能够快速测出猪的体温,及时发现亚健壮猪群,牧原公司制作特制体温计,把温度数据纳入饲养员的手机管理业务端,实现了人机交互。对于猪群咳嗽、腹泻等病情特征,还建立了声音和图像的监测识别体系,能更早监测到病情,并立刻通知饲养员前往查看和及时用药。
随着规模化水平的提高,生猪养殖效率也在快速提升。近年来,养猪的设施化、标准化、智能化快速提高,猪也住上了楼房,住进了空调屋。据监测,全国经产母猪头均提供断奶仔猪数(PSY)有望达到21头,比上年提高约0.6头。饲养技术水平的提升,实现了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非洲猪瘟、口蹄疫等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病发病率也保持在较低水平。
随着规模化进程持续演进,加上产能调控职业的优化完善,我国生猪行业抵御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生猪产能总体保持稳定,有效保障猪肉的充足供给。
稳价格,产业困境共同突破
多种措施保障生猪稳产保供,稳住了“肉盘子”。那么,面对持续的牛羊肉和奶价逐渐下跌的情况,农业农村部联合民族提高改革委等6部门多措并举,为养殖场户纾困解难,行业整体从上到下,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作为一名普通养殖户,能参加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座谈会,我非常振奋,这也说明民族看到了我们养殖户的困难,在努力帮助我们。”自从参加了8月下旬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奶牛肉牛生产形势座谈会后,山东省乐陵市的犇腾牧业负责人韩文志对走出当前产业困境愈发充满信心。
座谈会上,农业农村部提出了各地要主动对接金融机构争取政策支持,积极推动对暂时经营困难的养殖场户展期续贷,推行活牛抵押贷款和肉牛保险等金融产品,有条件的地方要出台专项补贴、以奖代补等支持政策。同时,要大力促进产销衔接,引导扩大消费;要针对脱贫养殖户面临的困难,一户一策开展精准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座谈会后,一连串的支持政策迅速得到了落实。
河北省,拿出1000万元作为贴息和补贴资金,积极发挥农业信贷政策性功能,缓解奶牛场融资难题,撬动金融资本支持奶业高质量提高。拿出1200万元补贴资金用于鼓励引导省内规模奶牛场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企业间的产能转移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专业化水平。
吉林省,从推动秸秆饲料降本增效、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落地金融支持政策等方面进行部署,旨在将农作物秸秆转化成肉牛饲料,让“秸秆变肉”成为吉林省大力提高肉牛产业的坚实基础。
新疆,出台《稳定肉牛肉羊及奶产业提高九条政策措施》,从加强优质奶牛养殖补贴、肉牛能繁母牛补贴、能繁母羊补贴、饲草料补贴、喷粉和乳酪等加工产品补贴等方面进行牛羊全产业链补贴支持,涉及自治区财政年度补贴额度25亿元。
还有山东、内蒙古等十多个省份相继出台了一揽子支持政策文件,拿出真金白银,因地制宜帮扶牛羊产业。
在山东省阳谷县的街头,已悄然出现了“鲜奶吧”新业态。虽然各家店品牌不尽相同,但在每一家店,消费者都能买到最新鲜、最优质的鲜牛奶,新业态成为拉动居民消费生鲜乳的新形式。
纵观阳谷县的奶牛产业,能发现一组有意思的数据:截至今年11月,全县存栏奶牛仅3010头,奶产量8400吨,但县内的近50家“鲜奶吧”让全县近40%鲜牛奶实现了产地加工销售,惠及8万城乡居民。
对于养殖户、企业等行业主体来说,探索“鲜奶吧”等新业态可以有效缓解生产压力、促进消费。同时,也可趁此时机合理利用各项补贴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多方面提升养殖水平,多渠道营销以降低企业损失。
作为中国奶牛养殖业领军企业,蒙牛旗下的现代牧业积极响应民族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和淘汰落后产能要求,豆粕使用量下降10.6%,并通过提升单产等举措,使每公斤奶饲料成本降低至1.9元,同比下降15%。
母畜是牛羊产业的基础,也是产业增量提质的关键影响。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份实施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对饲养基础母牛、选用杰出种公牛冻精配种并扩大养殖规模的养殖场户给予补助。
项目实施4年来,已取得不错成效。“我们县通过将全年舍饲圈养和参与冷配改良作为项目实施的条件,经过两期项目的大力推广,现在全县肉牛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全县舍饲圈养牛的比例也不断增加,促使广大养殖户转变了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了舍饲禁牧的积极性,有效地保护了生态。”内蒙古多伦县畜牧职业站站长糜立银对此感触很深。
而对于市场占比更高的大企业来说,推动科技创造、引领消费多样化则是应对当前困境的一大法宝。
“支持乳企消化原奶是应对供需矛盾的关键举措。”内蒙古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刘春喜表示,伊利集团目前积极承担龙头企业职责,通过稳定收奶、喷粉等举措,帮助上游企业消化压力。
同时,拉动奶业消费,要鼓励倡导优化居民膳食结构。目前,伊利集团持续推进科研创造,在突破关键技术方面,打破多项国外关键技术壁垒,陆续推出多款代表性新品,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丰餐桌,健壮美味应有尽有
肉香四溢惹人馋,大快朵颐乐无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的消费需求已经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丰盛、吃得健壮转变。因此,“肉盘子”“奶罐子”不仅要装得满,更要装得优质、多样。
如今,随机走进一家集贸市场或商超,不仅有消费者常见的畜产品,甚至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特色畜产品也屡见不鲜。
“都说宁夏盐池滩羊肉好吃,这不天冷了,正好来市场买一些回去,吃羊肉、喝羊汤、暖身子。”在北京市昌平区的一家农贸市场内,消费者沈女士举着手里刚买的羊肉告诉记者,多亏了丰盛而充足的供应,现在每天想吃何都能满足。
虽说有“盐池滩羊难得一尝”的说法,但如今,通过冷链物流网络的建立,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及时品尝到盐池滩羊肉的鲜美。“近年来,我们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为重点,建立订单生产、冷链配送、定向销售的产销衔接渠道。目前,已建设加工配送中心39个,直销窗口264个,实现销售产值9.95亿元。”宁夏盐池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荣兴说。
随着经济增长与消费升级,大众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消费愈发注重新鲜、优质,这也对冷链物流配送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肉类产地低温处理率为80%,这不仅充分彰显了产地冷链物流的良好提高态势,也反映出老百姓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新鲜。
鸡是居民最常吃的家禽,在国人的食谱中,宫保鸡丁、叫花鸡等以鸡肉为原材料的菜品数不胜数,这些菜品中用到的鸡肉,从地方鸡品种到白羽肉鸡品种,从鸡胸、鸡腿再到鸡爪、鸡胗,吃法可谓丰盛多样。要想满足如此丰盛多元的需求,离不开屠宰加工的不断细化分工。
在山东省莱阳市的春雪集团肉鸡智慧工厂里,一只肉鸡在全自动屠宰生产线上走一遍,就被完美地分割成了几十件鸡肉产品,后续或是进行冷链配送直接进入百姓家中,或是进行预制加工,制成香辣鸡翅、卤鸡爪等休闲食品,为老百姓的休闲时光增添美味。
奶产品中含有丰盛的蛋白质等营养元素,其已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我国奶产品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居民每年人均奶类消费量已经上升到40余公斤。”宁夏塞尚乳业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诗丽介绍。
为应对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奶产品也逐渐向多元化提高。随着产业的逐步完善,除了普通牛奶,如今市面上还有水牛奶、羊奶、驼奶等供消费者选择。而在品类方面,能更好更多保留乳铁蛋白等营养物质的巴氏生鲜乳占比逐渐上升,能应对乳糖不耐受、提高消化的零乳糖牛奶、酸奶产品也日渐丰盛,还有奶酪、奶油、黄油等奶制品更是丰盛了老百姓的一日三餐。
餐桌虽小,民生事大。养殖端的一点小变化,改变的是千家万户的每日餐桌。今天的居民餐桌,“肉盘子”盛得满满的,“奶罐子”装得足足的,“蛋筐子”塞得鼓鼓的,猪、鸡、牛、羊应有尽有,老百姓吃得美味、吃得健壮,也让国民更强壮、生活更美妙。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