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党员程序:详解入党流程与要求

提高党员程序:详解入党流程与要求

提高党员是一项具有高度政治性、政策性、制度性和程序性的职业,《党章》第五条明确规定:“提高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制度。”这种制度的坚持旨在确保提高党员的质量。为此,中央办公厅于2014年5月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提高党员职业细则》,对提高党员程序进行了具体的规范与指导。这篇文章小编将详细解析这一程序的各个环节。

1. 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与培养

想要成为党员的申请者需向其职业、进修单位或居住地的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党组织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通常会采用党员推荐和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最终由支部委员会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党委备案。为确保培养的有效性,党组织会指派一至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同时,党组织需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每半年对其进行一次考察,基层党委则每年会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整体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难题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如果入党积极分子的职业或进修单位变动,党组织需做好培养教育职业的衔接。

2. 提高对象的确定和考察

对于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并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需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后,讨论并同意将其列为提高对象。每位提高对象需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介绍人。与此同时,党组织必须对提高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不得提高入党。除了这些之后,基层党委或县级党委组织部门需对提高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未经过培训的情况,除非特殊情况,不得提高入党。

3. 预备党员的接收

在支部委员会对提高对象进行审查并集体讨论认为其合格后,即可报具有审批权限的基层党委进行预审。基层党委将审查提高对象的条件和培养教育情况,并根据需要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审查结局将以书面形式通知党支部,并向审查合格的提高对象发放《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随后,经基层党委预审合格的提高对象,由支部委员会提交支部大会讨论。根据规定,参与表决的党员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人数的半数,只有表决通过后,方可接收为预备党员。值得注意的是,在党委审批之前,需指派党委委员或组织员与提高对象进行谈话,进一步了解其情况并帮助其提升对党的认识。

4. 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与转正

党组织应及时将上级党委批准的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继续对其进行教育和考察。预备党员必须在入党宣誓时面向党旗,预备期通常为一年,从支部大会决定其为预备党员之日起计算。预备期满后,党支部会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若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满足党员条件的,即可按期转为正式党员;如需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延长时刻不得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对于不履行党员义务或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将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怎样?怎样样大家都了解了吧,提高党员程序是一项体系且严谨的职业,旨在确保党员的质量与素养,增强党的组织建设。在这一经过中,各级党组织的职责不可忽视,只有通过有序的培养、考察和审批,才能保证党的提高始终与时俱进,服务于民族的伟大复兴。

版权声明